Jessie是在今年的4月底5月初懷上寶寶的,雖然說是計劃中的寶寶不過還是讓新手孕婦緊張了蠻久的:( 一來是初期嚴重的morning sick(害喜/孕吐)讓我有點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吃甚麼才可以止吐,也不知道哪時候才會改善. 二來是中期開始,每天腰+骨盆+恥骨都痠痛得要命. 目前已經進入孕晚期了(32 week),因為總是擔心寶寶營養會不會不夠所以在25 week時決定開始補充健康/保健食品.
先來說一下Jessie吃保健/健康食品的backgroud好了!
在懷孕前,我是完全沒有再額外補充任何保健/健康食品的人,就仗著自己年輕有本錢,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補充. 在美國,醫師是很推薦孕婦在備孕期間(即懷孕前三個月)就開始補充Folic Acid(葉酸),而且是補充孕婦該補充的量,貌似是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所以雖然沒有習慣服用保健/健康食品的我還是為了寶寶而從備孕期間就開始補充folic acid. 不過常常會忘記要吃(顯示很不認真的孕婦)
懷孕後我morning sick非常嚴重,甚至連吃下folic acid後打嗝出來的味道都可以讓我吐好一段時間,所以我有停止吃. 但是在此階段我非常注重我的飲食,凡是一切有富含葉酸的食物一律都吞下肚. 不過因為吐很嚴重,也不覺得可以吸收到多少. 我的產科醫師是很自然派的,懷孕初期出血+嚴重孕吐都被醫師視為正常反應,也再三強調寶寶在三個月前是自帶便當的,要我不要太緊張,出血也是在家躺著休息,並沒有讓我吞下任何一顆藥或讓我安胎.
所以Jessie就這樣度過了完全沒有增添保健/健康食品的孕初期+孕中期.
我就這樣吐到五個月的某一天突然一天早上起床吃了東西完全沒有想吐後就沒再吐過了. 真的很神奇! 不過從24,25 week開始除了剛剛說的腰+骨盆+恥骨很痠痛以外,我開始很容易暈眩,產檢時有問醫師,醫師建議我可以補充鐵質,所以開始了我孕中後期到現在孕晚期的保健/健康食品補充.
-------------------------------------------------------------------------------------------
先來看看我吃了些什麼吧!
字好像有點小,不過從左至右的順序是:
GNC檸檬蘋果酸鈣-貝親孕婦綜合維他命-Culturelle益生菌-GNC魚油-Nature Made葉酸
剛剛已經說了會開始補充保健/健康食品是由於孕中期開始常常覺得暈眩,所以想要補充鐵質. 剛好親戚送了兩罐日本貝親的孕婦綜合維他命所以我就沒有額外買專門單一的鐵質錠. 前面也有說因為Jessie的Morning sick很嚴重,當初就是因為這樣才停止吃Nature Made Folic Acid(葉酸專門錠),所以一開始我完全不改買其他的保健/健康食品,想說先吃吃看貝親的孕婦維他命如果沒有反胃的話再說. 神奇的是我在24 week時吃(當時還是吐得很嚴重)完全沒有反胃,只能說日本的維他命總是做得很好,又小顆又沒什麼味道,再加上補充後暈眩真的有大大改善,所以我就沒有再尋找鐵質錠了. Jessie補充健康/保健食品一直都有個原則就是絕對不超量吃,寧願少量,既然貝親的孕婦維他命中的鐵質已經讓我改善了,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再多補充. 因為貝親的包裝都寫日文,我完全看不懂,所以有請懂日文的友人幫我看過了,他說裡頭主要含有b群+folic acid+鐵質,所以原本備孕期間服用的Nature Made已被我打入冷宮.
再來是鈣片!
Jessie在懷孕後很排斥喝牛奶,雖然牛奶的含鈣量很多,但是喝了就會很想吐,而且也不知道牛奶裡的鈣質到底容不容易被吸收,所以我直接轉戰補充鈣片. 會買檸檬蘋果酸鈣的原因是因為爬了些文獻發現這種鈣比碳酸鈣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想說差沒有很多價格就直接買了檸檬蘋果酸鈣. 一般建議孕婦一天可以攝取1000mg-1200mg,我買的這個一片是800mg. 一樣,Jessie不喜歡攝取過量,畢竟又不是沒吃其他食物,所以我一天只攝取一顆,也就是800mg. 我都選擇睡前吞一顆,因為根據網路文獻,高劑量鈣質會影響鐵質吸收,所以我是早上吃貝親孕婦綜合維他命的.
至於LGG益生菌,
Jessie 在整個孕期都很容易脹氣,我相信有很多孕婦都會這樣,所以我開始尋找藥物以外的補充品. 後來看到益生菌對於脹氣也是有幫助的,所以就開始攝取LGG益生菌. 會選擇Culturelle這個牌子是因為不管在amzon.com或者是drugstore.com上,Culturelle的評價都蠻高的,而且他是號稱美國研究益生菌的第一把交易,所以我就把我的益生菌初體驗獻給了Culturelle. 我覺得補充後幾天開始減少脹氣很多,到現在幾乎沒有脹氣了,排泄也很順暢,所以已經不知道吃了幾盒+屯了幾盒了,打算就這樣一直吃下去.
接著就是重頭戲魚油啦!
補充Omega 3 fatty acid一直都被認為對腦部+心血管很有幫助. 我自己倒是沒有很相信吃了魚油後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畢竟是補充品而已,不過有參考一篇藥師的文章覺得蠻有道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 微笑藥師藥局. 魚油裡面主要的兩大成分就是DHA & EPA,尤其是DHA對寶寶的腦部發展很好因為DHA是發育寶寶腦部的原料,應該不只是寶寶吧. 有些人說生產前一個月就不能再攝取魚油因為裡頭的EPA成分會導致孕婦在生產時容易大出血,雖然有爬過某醫師的文章說並不是真的,不過在選購魚油上我還是謹慎地挑選了DHA > EPA的魚油. 我購買的這罐GNC DHA 600就是個DHA > EPA的魚油.我覺得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我也打算一直吃到餵完母乳,也是在感恩節不知道屯了幾瓶的保健/健康食品. GNC DHA 600的一顆膠囊裡總共含有DHA(600mg)+EPA(250mg),一般建議一般人一天建議攝取1g的DHA+EPA,而孕婦則是建議2g-3g. 我現在一天是攝取一顆,還在考慮要不要多一顆,因為懷孕後我也非常怕富含Omega 3成分的魚類,聞到就會很想吐,所以有鑒於幾乎沒有再補充魚油,所以最近考慮要提高至兩顆(1700mg=1.7g). 攝取魚油並不會又立即的效果,因為畢竟他也只是大腦的原料,所以無法跟大家講有什麼改善囉:) 除了微笑藥師藥局以外,還有參考楊濬光醫師所寫的文章.
最後提醒一下,鈣片跟魚油不能一起吃喔!因為油酸跟鈣離子會產生皂化反應,容易拉肚子,而且也會影響這兩樣的吸收狀況喔!!
所以再來複習一下:
早上起來吃魚油+孕婦綜合維他命+益生菌
晚上睡前吃鈣片
-----------------------------------------------------------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啦!
因為Jessie長年住在LA,所以有需要代購的媽媽們可以fb我喔!https://www.facebook.com/jessieatla123/
我用的這幾個牌子應該只有益生菌台灣比較不好找,剩下幾乎都可以在台灣看到,不過當然是會有價差的! 雖然一罐看起來差不了多少,但是可是要放長線吃個好幾個月,甚至像鈣片,益生菌,魚油都是要吃到哺乳期結束,所以加起來也是差蠻多的,大家可以精打細算一下啦:)
最後秉持著當初也是參考過很多網友的文章寫出這篇文章,因本人不是從事醫療相關行業,所以在本篇文章中都盡量不加以用自己的想法評論效果及成份,到底該不該吃也是因人而異,大家可以斟酌斟酌:))